《紫禁城六百楹联匾额通解》

李文君辑注
紫禁城出版社
开本:889×1194 1/32 454页
文字:270千字 图:325幅
出版时间:2006年4月
书号:ISBN 7-80047-490-9/K·236
定价:35.00元
  
  到故宫参观游览,大多数人都会感受到旧时皇宫高大弘敞气势的震慑,赞叹今日殿堂金碧辉煌的华美。细心的人会注意到,许多建筑的前檐下、殿堂里悬挂着楹联和匾额,例如太和殿和保和殿的宝座上方悬挂的匾额分别是“建极绥猷”、“皇建有极”。驻足辨认,逐字品味,这些楹联匾额都有哪些典故,典源出自何书?大部分观众却无从查考。
  日前,由紫禁城出版社推出的李文君辑注《紫禁城六百楹联匾额通解》很好地回答了上述问题。《紫禁城六百楹联匾额通解》(以下简称《通解》)是迄今为止收录紫禁城楹联匾额数量最多、注解最为细致周到、追溯典源最为准确的佳作。
  《通解》最为鲜明的特点是翔实严谨,分别表现在来源、注解、体例三个方面。
  《通解》全书辑录明清两代紫禁城内楹联匾额677组,主要来源有三个:第一个,是作者迈开双脚,走遍故宫开放区域和未开放区域,按照殿座逐一考察,目观笔录,或者请人代为笔录,搜集了大量仍然保持了宫廷史迹原状的楹联匾额。这些匾联,有的仍在原地,有的仍是原物,也有的原物已经不在原地,而是移贮他方。第二个,来源于本院现存档案资料。有条件做到这些,不是故宫人不行,没有肯吃苦的精神也不行。第三个,来源于《国朝宫史》、《国朝宫史续编》、《日下旧闻考》、《楹联丛话》、《清宫述闻》等旧时典籍。以上三个来源,在此前出版的同类书中都没有同时具备。
  为了做到通解,作者在追溯典源和疏通文义上花费了极大气力,为677组匾联注释语词2400余条,征引经、史、子、集各部典籍245种,稽考历代作者388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所作注释以经典为据,解释典故注重源头,逐字查考匾联所用语词的始源与流变,疏通古人与明清人、明清人与今人之间在遣字拈辞、工稳炼句和阅读理解上的时间、空间种种障碍。作为带领读者读懂典故,理解文义,全面认识故宫匾联的大众普及型读物,基本可靠。这体现出作者具有严格训练的古典文献基本素质。
  在体例设计上,本书意图颇为巧妙。全书按照建筑功能与布局方位,把故宫划分为14个区域,每一个区域内的门、殿、宫、阁、楼、堂、轩、亭按照先主后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顺序排列。每个区域的标题用语鲜明地体现出本区域的功能与特点。前十三个区域的标题用语全部出自本区域的匾联,第十四个区域则使用殿堂名称用字。在《自序》之后,另列《辑录目录》,既可供读者按照区域、殿堂或者某位皇帝题写的匾联检索,又可做到各个殿堂的匾联一目了然。为了帮助读者加深对于匾联文义的理解,全书加配的图片注意文图有序对照,此外,适当插入玺印、图书、服饰、珍贵陈设等图片,以扩展读者阅读的想象空间。
  《通解》的第二个特点,是全面展示了明清宫廷楹联匾额的概貌,堪称洋洋大观。细读本书,可以从中了解宫廷楹联匾额的作用。按照一般的理解,宫廷建筑的楹联匾额属于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认识,从建筑艺术、书法艺术、文物原状的角度去理解毫无问题,但是从宫廷楹联匾额的文字内容上去考察可以发现,它们的作用有三个,一是标志皇帝制度下的建筑功能,二是表达皇帝对于现实世界的某种主观愿望,三是寄托皇室对于虚拟世界的理想追求。宫廷楹联匾额的这些作用,通过各种不同场所的不同形式表达出来,俨然种类繁多,蔚成大国。
  封建社会的皇帝制度,最为核心的观念是皇权和等级。在“家国同构”的政治格局中,这种观念同样给宫廷楹联匾额打上了鲜明的烙印。围绕着皇帝制度这个中心,宫廷楹联匾额分为不同种类。皇帝治政类的有“太和殿乾隆题匾联”、“养心殿西暖阁雍正题匾联”,皇家扬威类的有“午门明间屏扆乾隆题联”、“乾清门康熙题联”,臣工仰感天恩类的有“内阁诰敕房联”、“上谕事件处联”。皇帝表达“敬天法祖”意识的匾联在三大殿、乾清宫各处都有,但在斋宫体现得最为鲜明。皇帝自勉读书类的匾联在文华殿、弘德殿、昭仁殿、养心殿、乐寿堂各处均能见到。诫下勤勉办事类的则有敬事房各处匾联。其余如祝寿、饰盛、祈福、赞景、拟仙、语禅、弘佛等等种类的匾联都可以按照宫廷建筑的不同功能分别从各个区域中找到。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整体装帧设计特点鲜明,沉稳大方,布局紧凑周到。封面使用的乾隆皇帝御笔“奏云”二字,出自漱芳斋后穿堂“高云情”匾联的下联“欢声珠阁奏云韶”,既突出了宫廷特点,也通过清帝御笔强调了本书内容。
  《通解》的出版,为诠释和观赏紫禁城宫殿建筑的功能与艺术提供了新颖可靠的放大镜和显微镜。所以说,本书是浏览故宫殿堂,领略宫廷楹联匾额艺术的纸本导游。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