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文化史上,活动于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钱塘人士黄易是一位兼长于书、画、篆刻的艺坛名家,同时,也是一位功绩于彼时碑学理论研究和碑学书法创作的实践者。黄易的书法创作主要来源于清代中期兴起的碑学借鉴之风。他擅长多种书体,但成就最高的是厚重古朴、沉着有致的隶书书法。黄易的绘画创作以山水画为主,在技法上除远绍五代名家董源、巨然外,同时广泛取道元代诸家及清初“四王”系统。此外,偶有梅花竹石一类作品。然而,在黄氏所有的艺术领域中,他的醇逸渊雅积功深厚的篆刻创作,为人们公认的影响最大、水准最高的一项。他是隆声当时的浙江印派“西泠八家”中的主要成员之一,为浙派开创者丁敬最为看重的弟子。在中国印章史上,黄易与丁敬、蒋仁和奚冈一起,被印坛共尊为“西泠前四家”。自文彭、何震开创文人篆刻一脉始,向来印人往往在完成印面创作之后,通常还喜好寄以镌刻款识的方式来表达未竟之意,记录未尽之言。他们或叙事话旧,或抒情遣怀,或表高论,或述见解,可谓短短长长不一而足。这一现象,同样也发生在黄易这一代篆刻家身上。本文写作的目的,即意欲通过黄氏作于不同时期篆刻作品的几则印款内容,从侧面反映作者在各个领域的创作思想及其相关审美理念。黄易的印款内容不外乎涉及书、画、印几个实践领域。其中,他所谙熟的印章一道应是他所论最多的,如“陈氏八分”、“梧桐乡人”、“葆淳” 、“得自在禅”等印。从篆刻艺术意欲获得汉人气味,直至进而实现具体创作手法的合理合度,其创作观念及实践方法可谓如出一辙,这便是黄易之作的意义所在。概而言之,黄易的边款创作,在各个时期皆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大量印作的比照之后可以发现,作者的早期边刻多呈行楷书风貌,且切且推,多信手之态。间尔亦作切刀楷书。其隶书边刻之作,大致初显于其25岁前后。从黄氏作于27岁的“师竹斋记”朱文印刻款看,已显出成熟之态。资料表明,黄氏隶书边刻一式,大多集中出现于其35岁至40岁前后的六七年时间内。这个现象同样可以参证黄易在汉碑借鉴和隶书创作方面的阶段性历程。客观地说,能够代表黄易书法至高创作水准的,无疑是他所喜反复揣摩的径自东汉的《华山庙碑》一体。而事实上,这一类几乎贯穿黄氏一生的寓整饬端严于变化的创作风格,从开始出现直到他的晚年,似乎就不曾有过很大的改变。这个情形,相对于见多识广且在碑版学领域良有造诣的黄小松来说,确实令人颇费推敲。然而若从另一个角度看,此或可理解为个人祈尚的偏执之好和对一家一体的情有独钟。
黄易所处的年代恰值碑学书法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之时。清代乾隆朝前期,鉴于当时严酷的文字狱,众多文人学士把治学兴趣转向与世无涉的小学研究。随着乾嘉学派的兴起,考据之学日盛一日地带动了文字学和金石学的蓬勃发展。而当时,所谓传世文物材料(如碑版石刻等)及已有著录状况,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需求。这一时期地下出土古物日益增多,访碑寻勘热情蔚然成风,江苏阳湖孙星衍、甘肃階州邢澍合著的《寰宇访碑录》,上海青浦王昶的《金石萃编》,江苏武进陆绍闻的《金石续编》,满人端方的《陶斋藏石记》等等大量论著皆反映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实绩。饶有意味的是,身为帖学书风领军人物的翁方纲,对此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的廿二卷本的《两汉金石记》共收录汉代碑刻286种,并附刊魏、吴、晋碑刻10种,皆列出全文,标明行数款式,进而逐条考释。仅此一项,便佐证了作者的宏览和博闻。翁氏对碑刻研究的不余遗力和身体力行,人们更可从历代碑版的大量题记之中获得解读。事实是,碑学书法蓬勃兴起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客观上刺激和推动了书法创作的全新审美理念,同时也引来了一批原本热衷于金石文字创作的人们对于探勘寻古考订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由于创作和研究的客观水准之故,适逢其时的书画篆刻名家、浙江钱塘人氏黄易自然成为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颇具声名的《小蓬莱阁金石录》及《嵩洛访碑日记》便是这个时期的重要实录和产物。笔者曾有幸目睹已归上海博物馆的吴大澂旧藏龚定庵跋《黄氏小蓬莱阁原刻本》(八册本),内陈总目含熹平石经等十事,凡撷入者皆一一勾勒,点画毕肖,风貌各异,殊称罕见。此外,黄易的未能尽言付之于图的绘画之作如《伊阙扪碑图》、《龙门山扪碑图》、《山水鸿踪图》、《访碑图册》(稿本)、《功德顶访碑图卷》,以及他最为著名的《得碑廿四图册》等等此类题材,皆可证实他当时的考碑实践活动。黄氏嗜好金石版本之属,多为前人未及著录者。难怪乎,清代嘉定名士钱大昕会以“平生未有和峤癖,作吏编于孟母亲。一辆芒鞋一只眼,天将金石付斯人。”这样的句子来题赠给他的这位同道砥砺的相知友人。总而言之,由于黄易所处时代的“海宇清宴、风雅鼎盛”的社会环境,以及彼时碑版研习之学的氛围所致之故,发生在官宦人物黄易身上的类如在济宁升起《郑季宣碑》全碑、为得《武梁祠画像》砌石筑室、以原刻双钩锓于诸木而广为刊布的“嗜金石,寝食依之”等大量访碑寻碑以及摹碑活动,皆代表了这一由特殊人文现象而至的一时之尚。然而,从艺术创作的另个角度看,黄小松却是独立的和别具风貌的。
(作者单位:上海博物馆书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