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衡(1881年6月20日—1955年3月26日),浙江鄞县人,字叔平。早年在南洋公学读书,曾学习经史、金石诸学。精于汉魏石经,注重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1922年被聘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导师,同时在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课。
1924年11月受聘于“清室善后委员会”,参加点查清宫物品工作。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成立后,曾兼任临时理事会理事、古物馆副馆长,1926年12月任故宫博物院维持会常务委员。1928年6月南京政府接管故宫博物院时,曾受接管代表易培基的委派,参与接管故宫博物院的工作。1929年后,任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理事兼古物馆副馆长,1933年7月任故宫博物院代理院长,1934年4月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抗战期间,他主持故宫博物院西迁文物的维护工作。抗战胜利后,主持故宫博物院复员与西迁文物东归南京的工作。北平解放前夕,为确保故宫建筑与文物的安全,他坚守院长岗位,并与社会名流呼吁国民党当局避免战火,保护北平文化古城。 北平解放后继续留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52年,调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1955年3月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
他毕生致力于金石学的研究,上承清代乾嘉学派的训诂考据传统,又注重对文物发掘考古的现场考察,遂使其学术水平领先于时代,被誉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其主要著作有《中国金石学概要》、《凡将斋金石丛稿》、《隋书律历志十五等尺》等。
马衡先生在1952年将自己收藏的大量甲骨、碑帖等文物捐献故宫博物院。他去世后,其家属又遵嘱将家藏金石拓本九千余件悉数捐给故宫博物院。马衡(1881—1955年),字叔平,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工八分书,喜刻印,尤喜蓄青田石章,收藏书画碑版甚富。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门学考古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主持过燕下都等地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工作。对秦石鼓、汉魏石经及古代度量衡等方面的研究颇有贡献。著有《汉石经集存》、《凡将斋金石论丛》等。1928年辑自刻印成《凡将斋印存》二册。《广印人传》有载。逊清皇室被逐出紫禁城后,1924年11月7日午夜,临时执政府摄政内阁正式发布命令:“修正清室优待条件,业经公布施行,着国务院组织善后委员会,会同清室近支人员,协同清理公产、私产,昭示大公。所有接收各公产,暂责成该委员会妥善保管,俟全部结束,即将宫禁一律开放,备充国立图书、博物馆等项之用,籍彰文化而垂久远。”14日,政府公报公布国务院所拟《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组织条例》。公布了“清室善后委员会组织条例”,聘请李煜瀛为委员长。委员会由政府方9人和清室方5人组成,另以京师警察厅、京师高等检察厅、北京教育会为法定监察员,又特聘名流吴稚晖、张继、庄蕴宽为监察员,国务院与其所属各部院各派二人为助理员到会,以使工作昭信于国人。20日,李煜瀛就聘任事,并刊木质关防一颗,文曰:“善后委员会章”,即日启用。12月20日,清室善后委员会以委员长名义函请陈垣代理委员长应兼任之常务委员,并随时代理委员长职务。同日,清室善后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而次日,段祺瑞的临时执政府秘书厅致函内务部及警卫司令,着查止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清宫物件。善后委员会不顾阻挠,召开点查预备会议,并函复内务部难以中止点查。23、24日,委员会两度出组点查,终于照章进行。1925年,善后委员会在点查养心殿时,发现上年春夏间清室密谋复辟文件,当时抄录,以事关内乱,致函京师地方检察厅,请提出公诉。鉴于事态之紧急,9月29日,清室善后委员会召开会议,按第四条,并执行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七日政府命令,组织故宫博物院。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开幕。下午2时,故宫博物院在乾清门举行开幕典礼。典礼主席庄蕴宽宣布开会,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长李煜瀛报告筹备故宫博物院经过情形。会后,善后委员会通电各界,宣布故宫博物院成立。
1926年4月5日,维持员庄蕴宽与善后委员会交接。历时年余的清室善后委员会结束。清室善后委员会是故宫博物院的前身,其骨干即成为博物院的中坚。1926年12月9日,故宫博物院维持会在欧美同学会召开成立会议,通过《故宫博物院维持会暂行简章》。简章规定,维持会“共同负责维持全院一切事宜”。维持会会员60人。12月17日,维持会会长江翰、副会长王宠惠、庄蕴宽到院就职,并设常务委员15人。次年1月6日,公布《故宫博物院维持会暂行组织大纲》及《维持会常务委员会议事细则》。1946年,故宫博物院开始将抗战时期藏于四川的文物运回南京分院,称文物东归。文物东归分两步进行,首先将巴县、峨嵋、乐山三处文物先于重庆集中,再由重庆经水陆两路分运南京。为了便于管理和运输,设立了驻渝办事处。1月21日,存巴县飞仙岩文物80箱开始起运,至28日抵渝;存峨嵋文物7,286箱5月16日起运,9月10日抵渝;存乐山安谷乡文物9,358箱9月10日起运,先水运至县城,继之陆运至重庆,至1947年3月10日抵渝。从三处集中的文物,暂存重庆约两个月,于1947年的5、6月开始,分别经由水陆两线运回南京。陆运自1947年5月31日开始,至7月26日结束。水运自6月16日开始,至11月27日结束。文物东归历时两年,16,724箱文物全部安全抵达南京。 即今北京。辽代称燕京,后称南京。金代亦称燕京,后称中都。元代亦称燕京,后称大都。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征虏大将军兼右丞相徐达入元都,诏改大都路为北平府。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改称北京。清代沿用。辛亥革命后,于1928年6月改称北平。1949年9月北平改称北京。考古学属于社会科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在各种活动中所遗留下来的遗迹、遗物来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马衡之室名斋号。TAG标签耗时:0.4589931964874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