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通史·嘉庆朝》
历史学界中的清史研究处于相对“热点”区域,早年有戴逸先生主编的《简明清史》、郑天挺先生编纂的高校教材《清史》,近年来有王戎笙先生主编的《清代全史》,皆概述260多年清朝泱泱历史脉络。伴随着“清宫戏剧”的热播,体裁多元,体例新颖,风格多样地叙述清宫人物历史风云、解析清朝社会历史秘密、展示时代文明差异比较的清史图书,一时间林林总总,蔚为大观。
由原故宫博物院教授朱诚如先生主编的《清朝通史》,遵循严谨扎实的学术规范,避开章节体、纪传体俗套,开创了一种借鉴纪事本末体的专题论说体。该书把清代260余年的大事纷纭以时间为脉络娓娓胪陈,于清晰细致的历史大事叙述中,寓存作者对清史研究的积年心血,看似简明平实,实则立论高远。朱诚如教授研究清史有年,对于明清朝代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变迁以及错综复杂的社会流动有着深层次的把握,积淀多年的学术心得化为扎实深刻的学术见解。
该书分为:综述、太祖朝、太宗朝、顺治朝、康熙朝(上下)、雍正朝、乾隆朝(上下)、嘉庆朝、道光朝、咸丰同治朝、光绪宣统朝、大事记,共计12卷14册,分别由清史专家朱诚如、阎崇年、李治亭、王思治、冯尔康、周远廉、张玉芬、喻大华、马东玉、余同元担任分卷主编。
综述卷由朱诚如总主编亲自撰写,以朝代划分章节,缕述清代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实际上是一册简明本的清史。该书以18 世纪中国清朝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为切入点,展开对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深层次剖析,在纷繁复杂的历史头绪中,清理出社会延续的主体脉络,使没有时间仔细研讨全套书的读者在阅读此册之后,也能够看到清朝历史的一个整体轮廓。
太祖卷和太宗卷均由著名的满学学者阎崇年先生一力承担。阎崇年先生多年来在满学方面着力颇深,对一些看似形成定论的观点提出新的考证依据,给读者提供新的思路。他的文笔流畅,读来毫无史学论著的艰涩之感。
顺治朝卷由关外著名清史专家李治亭先生主笔。李治亭先生学识宏富,对清代皇宫史、皇族历史、边疆民族史,甚至整个清代历史都有极好的把握。他撰写的顺治朝卷,从铁流滚滚的统一征战,到迁都定鼎的内治初平;从朝野朋党政争不宁,到两情依依的帝后风情,都娓娓道来,充满激情。在统一征战中贯穿了国人对天下一统的强烈诉求。
康熙朝卷由清史名家王思治先生主编。本卷体现了先生扎实严谨的学术仪范。在康熙继位、计擒鳌拜、蠲免钱粮、收复台湾等诸多方面都有新意,或披露新的材料,或凝结出新的观点,功力颇深,阐述深刻,对于研究康熙朝极有助益。
雍正朝卷的主编是南开大学的著名史家冯尔康先生。先生可以称为国内研究雍正朝的第一人,对雍正朝有着极其深刻的研究和认识。时人纷纷炒作的雍正继位疑案,在先生看来,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只不过是雍正继位之后的偏执独立的执政风格,徒增了看似可疑的“证据”而已。
乾隆朝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周远廉研究员主编。该书中规中矩,按照历史大事专题的思路缕述了乾隆朝的方方面面,对发生在乾隆朝中后期的腐败大案有重点地揭露,解答了清朝由盛转衰的政治缘由。
嘉庆朝是清代十二朝中比较平淡的一朝,清史学者都以研究嘉庆朝为畏途--难出成果。本卷主编张玉芬教授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专门研究嘉庆朝的学者之一。她把并不丰满的嘉庆朝析分出多个专题予以清理,有些看似平淡的主题在析分梳理之后反映出深刻的社会内涵。旗人生计问题即是问题之一,通过对嘉庆朝旗人生计艰难的解析,揭示出清朝盛衰之变。
道光朝卷由中年学者喻大华先生主笔。在流淌的笔意之下,渗透着对道光朝的入理分析,并旁及道光帝的后宫生活。当封建社会发展到晚期,在政治运转成本不断增加,国家财力和人伦思想都无法承担的情况下,没有康熙帝的雄才大略,没有雍正帝的铁腕施政,没有乾隆帝的睿智文采,资质平平的道光帝一味依靠个人勤俭激发天良,是不能挽回国势颓败的。
马东玉先生撰写了咸丰同治朝卷。该卷的亮点是分析了道咸之际的财政困窘状况,对咸丰朝的钱法混乱、通货膨胀等问题予以深刻的披露。道咸之际的经济状况历来是清史研究方面的薄弱环节,马东玉先生的阐述弥补了这一不足。
光绪宣统朝卷由苏州大学余同元教授主编。各章节的撰写者多是在近代史某些领域研究有成的中年学者,因而本卷专题设置精当,分析比较深刻,条理性强。尤其是关于光绪继统的细致阐述,明确了许多以往史学著述易于忽视的细节,反而能够使历史研究生动起来,容易为广大读者吸收和接受。
最后一卷是大事记,由孟宪刚先生辑出,中规中矩,突出重点。
迄今为止推出的清史研究著述中,戴逸先生主编的《简明清史》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著作,自1980年问世以来,一直得到清史学界的特别重视,引为必读书目。其他著述如郑天挺的《清史》教材、王戎笙的《清代全史》也都代表了当时的研究水平,而《清朝通史》不拘一格之处就在于体例的创新,它介于纪事与论说之间,实际上是一种记事论说体。这种体例张弛有度,伸缩自如,可以铺陈史实,可以深入探求,可以发凡议论,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作者的研究水准。
《清朝通史》的推出正值国家启动清史纂修工程之际,成为先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