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5日,在兆祥所举办了故宫研究院学术讲坛第六十一讲,研究室编审左远波做了“两代潜龙,一朝摄政——醇贤亲王奕譞照片解读”的讲座。该讲座为明清史系列“图片语境下的清宫生态”第三讲,由明清史研究所副所长于庆祥主持。此次讲座为故宫研究院主办,明清史研究所和研究室共同承办。
左远波,男,汉族,1962年出生于吉林省榆树市。198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供职于故宫博物院。曾先后从事《故宫博物院院刊》、《紫禁城》杂志及相关的图书编辑出版工作。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室编审、《明清论丛》执行主编。编辑工作之余,致力于清代宫廷历史,尤其是宫廷老照片的考证与研究,出版《清宫旧影珍闻》、《中国皇帝与洋人》(合著)两部著述,主编《清宫图典·生活卷》,发表论文和专业文章百余篇。
讲座中,左远波老师结合历史文献,从家庭、军政、王府和园寝四个方面,生动详实地解读了醇贤亲王奕譞的相关照片,为我们梳理了奕譞的人生阅历。
奕譞与嫡福晋叶赫那拉氏
三王合影
检阅北洋水师,醇亲王在通州运河乘坐的帅舰
水师学堂学生操练
奕譞与李鸿章(右)、庆善(左)在海光寺行辕
清朝皇室宗亲实行官邸制,各级王府属于皇产,统归皇宫内务府管理,按照不同的等级形制进行规划修建。每位王爷一般只拥有一处府邸的使用权,爵位变化时另赐新府,原府邸由内务府收缴。但是,奕譞先后拥有两座王府、三处别业。王府分别为位于太平湖东岸的南府、位于后海的北府。南府原为荣亲王府,经过修缮成为醇亲王府,在光绪帝登基后,成为潜龙邸。北府原为大学士明珠的旧居,奕譞病故后,载沣承袭醇亲王,其长子溥仪就出生在该府的思谦堂,溥仪即位后醇王府再次成为潜龙邸。新的摄政王府于1909年开始修建,位于今中南海的西北角,但尚未完工,清帝就被迫退位。适园是奕譞的三处别业之一,光绪七年竣工,在修缮新的王府(北府)期间,奕譞是居住于此。关于奕譞生前是否住进新府,目前尚有争论。在奕譞去世后,适园成为载洵的贝勒府邸,称“洵贝勒府”。蔚秀园是醇亲王的另一处别业,位于北京大学西墙外,初为圆明园附园,也叫含芳园。咸丰八年被咸丰皇帝赐给奕譞,光绪年间重修。第三处别业退潜别墅则位于其园寝中。
醇亲王奕譞的园寝俗称“七王坟”,坐落在京西妙高峰古香道旁。园寝坐西朝东,南面为阴宅、北面为阳宅。园寝从低到高分成7层,最下是78级石阶,上面为一圆弧形平台,平台上是一座黄色琉璃瓦覆顶的高大碑亭,碑文记载有醇亲王的生平。碑亭后为月牙河,河上跨一汉白玉拱桥,过桥为3开间的宫门,内为5间享殿。园寝最高处有大小4座宝顶:正中为奕譞与嫡福晋叶赫那拉氏合葬墓,另3座则分别埋葬侧福晋颜札氏、刘佳氏和刘佳氏。南墙外迤东还有一座“阿哥圈”,埋葬着奕譞早殇的子女。园寝的北侧为阳宅,也就是其别业退潜别墅,主体依山而建,共5进院落,每进有正房5间、配房南北各3间,大小建筑数十间。该园寝也是目前保留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的王爷园寝。
退潜别墅
奕譞在退潜别墅

醇亲王园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