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聚首——我院的“莲鹤方壶”在河南博物院展出
2006-05-01
2006年5月,河南博物院举办的“国之重宝——莲鹤方壶特别展”拉开序幕,故宫博物院和河南博物院将各自珍藏的一件“莲鹤方壶”同时展现给观众。
故宫博物院的这件“莲鹤方壶”出土于河南省新郑市李家楼村春秋时期的郑国国君墓中,现为院一级甲等文物。其形体巨大,高122厘米,宽54厘米,重64千克,是用来盛酒的容器。莲鹤方壶器身的龙耳、虎足和盖上的立鹤,均采用了当时先进的分铸法制成,整体则采用了圆雕、浅浮雕、细刻、焊接等多种技法铸造而成,体现了春秋时代先进的青铜器制造工艺。它高大奇伟,纹饰新颖,结构复杂,设计奇妙,铸作技艺卓越精湛,堪称春秋时期青铜艺术的典范之作。
1923年发掘的河南新郑郑公大墓,出土完整的青铜器近百件,史称“新郑彝器”,是中国当时空前的特大发现。新郑郑公大墓青铜器,是春秋中期很具代表性的承前启后的器群,它承西周凝重敦厚之绪,启春秋战国清丽开放之先,为新生的中国现代考古学走向实证和系统的区划研究提供了可信的田野资料。这一特大发现曾轰动一时,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抗日战争时期,为保护国宝免遭日本帝国主义的劫掠、破坏,“新郑彝器”几经辗转,费尽周折得以保存。1949年冬,“莲鹤方壶”等古物被装箱运抵重庆机场,后来一部分被运到了台湾,另一部分则留在了大陆。1954年7月14日,“莲鹤方壶”的其中一件由文化部拨交故宫博物院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