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与首都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紫禁城内外的竞技游戏展”开幕

2008-07-31

  由故宫博物院与首都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紫禁城内外的竞技游戏展”于2008年7月23日在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M展厅开幕。
  “阳春飞鸢荡千,消夏竞舟击鞠,深秋狩猎骑射,隆冬冰嬉对弈”,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体育活动的生动写照。一些运动项目与源于西方的近代奥运会有着许多切合与相通之处。中国文化自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和思想,使得中国古代体育带有鲜明的东方文化特征。它既带有竞技运动的对抗性,又带有娱乐游戏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还包含了中国古代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
  本次展览紧扣中国古代体育的特点,以习武、养生、娱乐为线索,分竞技性、运动性的“习武强身”和娱乐性、智力性的“修身与嬉戏”两个单元。在“习武强身”单元中包括徒手和武术器械两大类。这些项目来源并应用于生产生存和攻防作战中。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人们将习练武术、强健身体作为征战御敌的基础,通过军事竞争和体育的结合产生了众多竞技项目,使其在民间广为流传,如武术、摔跤、射箭、相扑等活动。乾隆御用马鞍、乾隆御用十喜花膛锸子枪、冰嬉图卷、冰鞋等文物展现了这部分内容。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注重外养与内修的统一,围棋、象棋、双陆棋等项目所形成的文化特征即是注重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和启迪思维;伴随着传统节日和四时更替,一些带有娱乐性的民俗活动也渐渐融入其中,成为富有东方生活气息的民间体育,如秋千、风筝、龙舟竞渡等。“修身与嬉戏”单元就着重体现了以上内容。
  展览的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了故宫博物院和首都博物馆在收藏方面的各自优势,充分注重了紫禁城内和外的结合与互动。在中国古代,宫廷生活与民间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依存与共生。明代中后期宫廷中的奢侈风气对下层民众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民间元宵节放花灯长达十夜之久,端午节的龙舟竞渡、玩狮舞龙活动也盛行于各个村社街巷。在清代,满族统治者游牧民族的特性,使得清代体育带有鲜明的满族特色,表现出了草原运动和农耕运动的融合。
  在展览形式上,整个展厅被一道“城门”分为两部分,两边分别展示了紫禁城内和外的竞技游戏活动,同时别具一格地由外至内采用了传统的中国皇宫色调,以黄、红为主基调,力求营造出宫廷内外的环境氛围。
  展览为即将召开的北京奥运会献上了一份厚礼,向世人展示古老北京的王宫贵胄、黎民百姓流行的竞技游戏项目,讲述历史上“体育”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故事。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