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藏历代书画展”对公众开放

2014-04-29

  “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第八期)于2014年4月30日在故宫武英殿书画馆开展。本期展览共分为晋唐宋元、明、清三个部分,以故宫博物院藏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代表书画家作品为主,体现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源远流长。展期两个月,于6月29日结束。
  此次展览共展出64件(套)文物,可谓件件皆是精品。例如:五代阮郜《阆苑女仙图》、宋代马和之《鹿鸣之什图》均为人物画精绝之作;王居正的《纺车图》则代表了宋代风俗画的新风;赵孟頫《浴马图》反映了元代人马画的艺术成就。早期的书法作品有北魏和唐代书写的经卷,北宋米芾、南宋赵孟坚与元代杨维桢的书法作品也在展陈之内。本期展出的明清书画主要仍是艺术史发展中主要流派和代表书画家的作品,精彩纷呈,佳作不胜枚举。在明代的书画展品中,有明“院体”“浙派”绘画、“台阁体”书家、吴门书画家和董其昌、陈洪绶的作品。清代的绘画展品中,有当时主要流派“四王吴恽”、“四僧”、“金陵画派”、“扬州画派”、“海派”的代表画家的作品,还有艾启蒙具有西洋风格的“院画”作品。而清代帖学和碑学名家,例如刘墉和尹秉绶等人的作品,则是书法展出的重点。
  展览形式独特,整体设计取自于展出文物元素,带入感极强。展览序厅部分,以各朝代书画代表作为中心依次彩喷贴敷于墙面,前置玻璃屏风作为各时期书画的分隔,玻璃表面为深棕色喷漆,图像运用南宋马远《水图卷》中水纹的图案,后墙的书画喷绘与玻璃屏风之间有适当空间得以加入射灯,光可以直射在画面与屏风背面,使整体景观分出主次关系。
  展厅建筑为清宫古建,这是故宫展览的特色。内部天顶彩画有灯光照明,使观众在展厅中既能看到精彩的故宫馆藏书画,又能领略建筑的古意。展厅结尾处有简明的武英殿历史介绍,是参观者尽赏书画名作后的又一小小收获,加深了参观的文化感、历史感。
  本展览不单独售票,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可免费参观。

  背景材料:
  1、曹法寿楷书华严经卷
  《华严经》卷,北魏,曹法寿书,纸本,楷书,纵24.6cm,横817.5cm。
  此卷首尾完整。首题“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第卅四卷第卌一”。尾署“延昌二年岁次水巳四月十五日,敦煌镇经生曹法寿所写此经成讫。用纸廿三张。典经师令狐崇哲。校经道人”。钤墨印一方不可辨识。北魏“延昌二年”为513年。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古有三种译本。据考证,此卷所写为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六十卷本,称“六十《华严》”,共含三十四品。

  2、唐寅事茗图卷
  《事茗图》卷,明,唐寅作,纸本,设色,纵31.1cm,横105.8cm。
  此图引首有文徵明题“事茗”二字,款署“徵明”。钤“文徵明印”。
  本幅中作者自题:“日長何所事,茗碗自賚持。料得南窗下,清風滿鬢絲。吳趨唐寅。”钤“唐居士”。
  “事茗”姓陈,为王宠友邻,与唐寅交往亦甚密。唐寅以陈氏名号为题作此图,并将“事茗”二字嵌入题诗中。此图布局别出新意,虚实相生,层次分明。近景巨石侧立,巨石墨色浓黑,皴擦细腻,凹凸清晰可辨。屋舍、坡岸淡雅清润,屋中主人临窗品茗,描绘出幽静宜人的理想化的生活环境。透过画面,似可听到潺潺的流水,闻到淡淡的茶香。
  本幅中另有清乾隆御笔题记:“记得惠山精舍里,竹罏沦茗绿杯持。解元文笔闲相仿,消渴何劳玉虎丝。甲戌闰四月雨余,几暇偶展此卷,因摹其意,即用卷中原韵题之,并书于此。御笔。”钤印“古香”白文方、“太缶”朱文方。尾纸陆粲款署:“嘉靖乙未孟秋之吉,平原陆粲著。”钤印“陆氏浚明”白文方、“贞山”朱文方。鉴藏印钤:耿昭忠“丹诚”、“千山耿信公书画之章”、“信公珍赏”、“信公鉴定珍藏”、“琴书堂”、“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耿嘉祚“耿会侯鉴定书画之章”、“耿嘉祚印”、“耿湛恩章”、“湛恩记”、“漱六主人印”;索额图“也园索氏收藏书画”、“长白索氏珍藏图书印”、“九如清玩”、“乐庵”、“乐圣且衔杯”、“御赐忠孝堂长白山索氏珍藏”等诸家印记多方,另有清内府鉴藏诸印。
  清内府《石渠宝笈•初编》卷十五著录。

  3、赵孟頫浴马图卷
  《浴马图》卷,元,赵孟頫绘,绢本,设色,纵28.5cm,横154cm。
  图中绘夏日疏林间,奚官在水塘为骏马洗浴纳凉的情景。人物与马各具姿态,生动自然,相互呼应,营造了一个轻松的氛围。人物衣纹流畅,树木坡石勾勒简练,色不掩墨,青绿与浅绛结合,色彩清丽雅致。
  本幅款识:“子昂为和之作”。另有清乾隆帝御题诗一首,钤“几暇怡情”、“乾隆宸翰”印。引首为乾隆御书“青溪龙跃”。尾纸有王稚登、宋献题跋。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