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鉴昭明——故宫典藏铜镜展”开幕

2015-05-20

  2015年5月15日,故宫博物院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镜鉴昭明——故宫典藏铜镜展”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新馆隆重开幕。该展览精心挑选了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铜镜106件,依据战国、两汉、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的时代顺序铺陈开来,呈现了铜镜流变与传承的历史脉络。
  此次展出的106件铜镜,形态各异,除最常见的圆形铜镜外,还有方形、菱形、葵花形、菱花形、钟式、鼎式等风格各异的样式。其中,最小的铜镜仿“开元通宝”形制,直径不足5厘米;最大的一面铜镜直径超过40厘米,厚重却不失精巧。铜镜背后的纹饰更是神形兼备,妙趣横生。从抽象的几何纹到生动的人物故事,不一而足。除此之外,展览中还可以看到颇具匠心的镜架,与各式铜镜相映成趣。
  考古发掘表明,目前可见的最早铜镜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数千年的岁月里,铜镜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同时又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铜镜也越来越被赋予更为深刻的寓意。其中最令人耳熟能详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见镜鉴在人们心中已经不仅仅是生活的辅助工具,更暗含了明辨是非善恶的象征意义。这也是古代衙署常以“明镜高悬”的匾额垂挂公堂的缘由。
  此次铜镜展是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所收藏铜镜的首次集中展示,也是故宫博物院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的首次合作。相较于距今已有六十万余年的“北京人”,流传有绪的铜镜显得十分“年轻”。但人类假于外物以利自身的智慧却早在“北京人”时期就已充分体现。正是这样的智慧使得人类得以摆脱临水顾影的局限,制造出了光可鉴人的铜镜,也正是这样的智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该展览为期一个月,将持续至6月15日。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