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养心殿——大清的家国天下”展览在南京博物院开幕
2017年12月21日下午,“走进养心殿——大清的家国天下”展览在南京博物院开幕。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出席本次开幕式并致辞。出席本次展览开幕式的还有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燕文、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朱晓进以及江苏省文化系统同仁及媒体界嘉宾等。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西六宫区域内,为一红墙围护的独立院落,包括养心殿、工字廊、后殿、梅坞等18座建筑。它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曾为明代皇帝闲居、用膳的宫殿。清顺治至康熙年间,养心殿则为皇帝临时住所和宫内的造办处中心。康熙皇帝去世后,雍正皇帝在此守孝27个月,随后正式移居养心殿。从此,养心殿的前殿成为清朝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行政中心,见证了军国大事决策的诞生和多项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即所谓“国”;后殿则是皇帝休息的寝殿,即所谓“家”。从雍正朝至清末,先后有八代皇帝在养心殿处理政务和居住。养心殿可谓清朝皇帝“家国天下”理想的根源所在。
2015年岁末,为期五年的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正式启动,为弥补观众在此期间不能进入养心殿区域参观的遗憾,故宫博物院精心挑选出部分养心殿室内陈设,在国内巡展,先后已经在首都博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举办了两次养心殿文物展,均引起较大的反响。这次与南京博物院合作举办的“走进养心殿——大清的家国天下”展览则是巡展的第三站。
本次展览共展出故宫养心殿文物279件,以原状景观复原搭建为主,分类展示为补充,最大限度还原了养心殿各区域的风貌,复原了养心殿的五个主要场所——前殿明间、西暖阁、东暖阁、三希堂和佛堂,讲述养心殿造办处、十全老人、垂帘听政等十个单元的故事。同时本次展览还新增了VR互动体验来配合实体文物展出,以高精度三维数据为基础还原虚拟现实空间,使观众在南京博物院内就可以体验养心殿的格局与氛围,近距离地了解、感悟清代帝王在养心殿的理政活动和学习、休闲、娱乐等诸多内容,感受清王朝兴衰历程。
近年来,我院不断加强与各大博物馆的合作,通过多种形式让故宫文化资源走出紫禁城、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实现文化成果惠及广大民众,践行党中央关于“让文物活起来”的指示,发掘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养心殿——大清的家国天下”是对这一指示的贯彻和落实,是送给广大民众的年度文化盛宴。
本次展览于12月22日正式对外开放,展期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