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元殿原为启祥宫后殿,清咸丰九年(1859年)将此殿改为前后开门的穿堂殿,咸丰御笔匾题曰“体元殿”。殿为黄琉璃瓦硬山顶,面阔5间,明间前后开门,次间、梢间为槛墙、支窗。室内各间安花罩虚隔,惟西梢间自成一室,有门与次间相通。东西各有耳房3间,中1间辟为通道,连通长春宫。殿后接抱厦3间,黄琉璃瓦卷棚顶,面北,与长春宫相对,为清晚期宫中唱戏之小戏台,亦称长春宫戏台。该殿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即今太极殿。工字殿前后殿之间的连接部分,又称柱廊。<P> 一种带釉的陶制品。釉以铅作助溶剂,以含铁、铜、钴、锰的矿物作着色剂,再配以石英而制成。明清皇家宫殿、宗教庙宇等,常以琉璃作建筑材料用。</P>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屋顶分前后两坡,两端与山墙平齐,显得质朴坚固。 间之宽称面阔,即指古代建筑中平行于桁檩方向,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根檐柱中心线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宽度的总和称通面阔。 古建筑术语。指建筑各面正中四根檐柱之内的空间,其两侧称为次间。亦称龟头屋,是从正殿接出的小屋,与正殿用两个屋顶连接。 卷棚式顶的简称。两山顶成圆形,屋顶无正脊,前后两坡瓦陇贯通,又称“过陇脊”。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为双坡屋顶,两坡相交处不作大背,由瓦垄直接卷过屋面成弧形的曲面。卷顶棚形式活泼美观,一般用于园林的亭台、廊榭及小型建筑上。
TAG标签耗时:0.0003659725189209 秒